为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歌尔科技产业学院“萤火虫”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于7月7日奔赴潍坊诸城蔡家沟村,将青春活力注入田间地头与数字云端,让艺术馆与乡村墙绘焕发新生命。
“萤火虫”志愿队首站聚焦现代化种植大棚与电商前沿。志愿者们深入大棚,学习特色农作物“早熟提质”的培育技术。针对农产品“出村进城”需求,队员们在村民指导下,投入“直播带货实战”,为蜜桃、有机蔬菜等特产热情代言,成功“架起田间直连市场的数字桥梁”。同时,团队敏锐发现提升村民网络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增设了“普通话推广小课堂”,通过趣味互动帮助村民掌握更标准的电商用语,为后续自主开展线上销售打下语言基础。“艺术能否当饭吃?”蔡家沟用实践给出了响亮回答。队员们深入了解到,这里的振兴根植于解决温饱、激发内生动力的坚实“里子”。艺术带动了民宿、农家乐、文创产品、艺术研学等多元业态。农民从耕作者转变为文化创作者和经济参与者。画作销售、艺术工坊、节庆活动形成了“可持续的乡村经济链条”,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美术馆、剧场、音乐节使蔡家沟成为“区域文化高地“,这是一条”立足本土、以艺术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现经济与文化双振兴“的独特道路。“萤火虫”志愿队的身影活跃在村中各个角落,其中特别关注乡村未来的主人翁——儿童。志愿队开设了“童音筑梦”普通话趣味课堂,通过识字、儿歌、故事、情景对话等生动形式,寓教于乐,帮助孩子们克服方言影响,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未来融入更广阔的世界打下基础。同时,队员们化身“艺术小导师”,在村中画室和墙绘现场,指导村里的“画二代”们执起画笔。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熟悉的田园、丰收的喜悦和心中的梦想,艺术种子在下一代心中悄然萌芽。蔡家沟美术馆内,韩国友人与本土农民艺术家的作品并肩陈列,这不仅是“文化的碰撞交融“,更是对乡村新生的有力诠释——这里已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象征”。团队成员们也在协助布置艺术交流活动的劳动中,用汗水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实干担当。
“这趟旅程,我们是服务者,更是学习者。”辅导员宋卓老师总结道:“从科技大棚到直播间,从普通话课堂到艺术馆,蔡家沟全景式展现了‘科技赋能、文化铸魂、内生动力’的乡村振兴立体画卷!特别是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普通话、快乐绘画的场景,让我们更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脉动与乡村未来可期的希望。”
(文/图:宋卓 编辑:宋卓 编审:高连宏)
_Related news
2025-07-11
2025-09-03
2025-08-28
2025-07-16
2025-06-30
2025-06-27
2025-06-12
2025-06-06
微信公众号
潍院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