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网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专业设置
    • 学术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师资队伍
    • 队伍结构
    • 研究生导师
    • 正高职称
    • 科室人员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
    • 培养方案
    • 专业教学
    • 实践教学
    • 学科竞赛
    • 科研成果
    • 管理制度
  • 校企合作
    • 实践基地
    • 歌尔平台
    • 服务歌尔
  • 党群工作
    • 组织建设
    • 工作动态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学团工作
    • 学团活动
    • 学团组织
    • 学风建设
    • 学子风采
  • 校友工作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招生讯息
    • 就业招聘
  • 文件下载
学校主页 教务处 人事处 学生工作处 图书馆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专业设置
    • 学术委员会
    • 教学委员会
  • 师资队伍
    • 队伍结构
    • 研究生导师
    • 正高职称
    • 科室人员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
    • 培养方案
    • 专业教学
    • 实践教学
    • 学科竞赛
    • 科研成果
    • 管理制度
  • 校企合作
    • 实践基地
    • 歌尔平台
    • 服务歌尔
  • 党群工作
    • 组织建设
    • 工作动态
    • 党务公开
    • 工会工作
  • 学团工作
    • 学团活动
    • 学团组织
    • 学风建设
    • 学子风采
  • 校友工作
  •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招生讯息
    • 就业招聘
  • 文件下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团工作

“歌”送盛夏 遇“践”青春|探访多彩非遗,赓续文化薪火

发布时间:2025-07-14

非遗,是镌刻民族记忆的活态密码,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文化基因。为响应国家关于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号召,进一步激活非遗文化的时代生命力,潍坊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 “遗脉青传” 志愿服务队于 7 月 3 日到 14 日,深入潍坊、德州、泰安等八地,开展了以 “探寻非遗根脉,助力活态传承”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记录传统技艺流程、组织非遗体验课堂等形式,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计划结合新媒体传播手段,让古老技艺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活力,为这场盛夏的文化之约拉开序幕。

实践的第一站,队员们走进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在这里,国家级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指尖仿佛握着时光的密码。他手持竹条,经削、烤、弯、扎等工序,将普通竹材塑造成轻巧坚韧的风筝骨架;裱糊环节中,丝绸面料在特殊胶水的作用下服帖贴合,既保透气又抗变形。队员们紧随其后学习 “十字交叉绑扎法”,亲手制作微型风筝时才真切体会到,“七分扎、三分绘” 不仅是技艺口诀,更是老匠人对 “骨架为魂” 的毕生坚守。离开十笏园,队员们又来到杨家埠木版年画社,梨木板材的清香与墨色的醇厚扑面而来。国家级传承人执刀刻版,每一刀都精准把控深浅,将画稿 “复刻” 到木板上;印刷时,匠人以刷蘸墨、棕擦轻压,色彩艳丽的年画便跃然纸上。参与拓印体验的队员们发现,哪怕一丝手颤都会让色彩晕染失序,这才读懂 “一版一色、套印成画” 背后的功夫。“年轻一代的参与,让我们看到非遗传承的新希望。” 杨家埠年画社负责人的感慨,让队员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技艺传承的重量。也正因如此,团队萌生了用数字化技术为非遗存档的想法 —— 计划对风筝扎制、木版年画工艺进行 3D 建模,让这些凝聚匠心的技艺在数字时代留下永恒印记。而这份对技艺的认知,也为他们接下来探寻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埋下了伏笔。在亲手触摸过非遗技艺的温度后,队员们开始追问:这些精湛的手艺,究竟承载着怎样的精神密码?带着这份思考,他们深入潍坊及山东各地,发现每一项非遗都是地域文化的生动注脚,是集体记忆的鲜活载体。在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里藏着最朴素的向往:《钟馗捉鬼》传递驱邪避凶的祈愿,《五子夺魁》寄托望子成龙的期盼,色彩与线条中凝结的,是百姓对平安、丰收、团圆的永恒追求。而 “龙头蜈蚣” 风筝更堪称文化符号的集大成者 —— 龙象征祥瑞,蜈蚣寓意绵延,当它在天空舒展百节身尾时,仿佛在诉说着风调雨顺、家业兴旺的美好愿景。这份地域文化的印记,在其他地区的非遗中同样鲜明。队员们了解到,《泰山传说》的激昂唱腔与灵动动作,正是泰山脚下百姓豪爽质朴性格的写照;曲阜楷木见证了非遗从技艺传承到文化焕新的完整脉络,队员们愈发坚定了参与传承的决心。在实践中,他们不仅是观察者,更是践行者:亲手扎制的风筝带着体温升空,拓印的年画虽稚嫩却藏着认真;与匠人座谈时,他们细心记下 “风筝竹选清明前毛竹”“年画颜料用阿胶调和” 等口耳相传的秘诀,这些细节将成为数字化存档的珍贵补充。基于调研中的所见所感,队员们规划了更具体的行动:用短视频教网友扎制风筝,在校园举办年画拓印体验活动,走进社区讲述皮影背后的故事。“我们或许成不了传承人,但能做非遗的‘传声筒’,让更多人听见千年文化的回响。” 一位队员的话,道出了团队的共同心声。这场始于盛夏的非遗探访,最终在青春与传统的碰撞中沉淀为温暖的力量。从亲手触摸技艺温度,到理解文化内涵,再到见证创新实践,队员们用脚步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他们用行动证明,非遗传承不必是沉重的坚守,也可以是青春洋溢的奔赴 —— 当更多年轻人以 “传声筒”“践行者” 的姿态参与其中,非遗便能挣脱时光的枷锁,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雕刻将 “仁、义、礼、智、信” 刻进器物,让儒家文脉在方寸间流淌;聊城东昌葫芦上的运河船帆、商贾图案,则是古运河畔繁华盛景的视觉见证。这些散落在齐鲁大地的非遗项目,如同串联历史的珍珠,让队员们逐渐明白:技艺是非遗的形,文化才是非遗的魂。而这份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也让他们更加期待看到,这些古老的文化基因如何在当代焕发新生。带着对非遗 “形与魂” 的双重认知,队员们继续探寻:当传统遇见现代,这些古老技艺会绽放怎样的光彩?在潍坊、德州、泰安等地的调研中,他们找到了答案 —— 各地正以 “守正创新” 的智慧,让非遗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活力。德州黑陶以“薄如纸、亮如漆、硬如瓷、声如磬”的独特魅力闻名于世,承载着黄河流域数千年的文明记忆,借助3D建模技术辅助设计,复杂造型的实现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而德州扒鸡的创新则兼顾 “守味” 与 “拓路”:智能生产线用大数据把控卤制火候,留住老味道的同时提升效率;直播间里,传承人讲述百年配方故事,让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 200%,让 “家乡味” 通过新渠道走向更远的地方。泰山皮影的突破同样亮眼:剧团打破 “一人一台戏” 的传统,融入全息投影、环绕音效,推出沉浸式《泰山传说》;“皮影 + 研学” 课程与 DIY 材料包,更让非遗变成可带走的文化体验,年均吸引超 10 万研学游客。而曲阜楷木雕刻与高校合作的 “儒家智慧” 文创、东昌葫芦雕刻与时尚品牌的联名设计,更是让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审美中绽放光彩。“创新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古老技艺找到与当代人对话的新方式。” 潍坊风筝传承人的这句话,让队员们深受触动。他们意识到,非遗的 “破圈” 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让文化根脉在当代土壤中继续生长 —— 这也为他们接下来的实践行动指明了方向。

青春逢非遗,实践绽芳华。潍坊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 “遗脉青传” 志愿服务队以调研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齐鲁大地上续写着非遗传承的新篇章。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寻访,更是一场代际接力 —— 让古老非遗跨越岁月长河,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在代代相传中愈发坚韧,熠熠生辉。

(文/图:宋卓  编辑:宋卓   编审:高连宏)


相关新闻

_Related news

  • ▶ “电启新程•能创未来”——潍坊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宣传片

    2025-07-11

  • ▶ 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进行2025年第七次集体学习

    2025-09-03

  • ▶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来我院调研交流

    2025-08-28

  • ▶ 我院肖媛媛老师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特等奖

    2025-07-16

  • ▶ 歌尔科技产业学院与元利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2025-06-30

  • ▶ 我院成功开展建党104周年专题党课及集体入党宣誓活动

    2025-06-27

  • ▶ 学校多部门联合到我院开展调研

    2025-06-12

  • ▶ 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2025-06-06

分享到

返回列表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潍院小程序

友情链接:

学校主页 教务处 人事处 学生工作处 图书馆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学院电话:0536-8785617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潍坊学院6号楼(致远楼)

邮编:261061

接诉即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