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红色历史根脉,传承不朽革命精神,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红色赤子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9日踏上了一段为期3天的红色文化之旅。从记录 华工 血泪史的纪念馆,到镌刻着沂蒙军民鱼水情的红色地标,他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温度,在感悟中汲取精神力量。
为深入探寻红色历史根脉,传承不朽革命精神,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红色赤子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9日踏上了一段为期3天的红色文化之旅。从记录 华工 血泪史的纪念馆,到镌刻着沂蒙军民鱼水情的红色地标,他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温度,在感悟中汲取精神力量。
推开潍坊一战华工纪念馆的大门,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硝烟战场。展厅内,泛黄的招工契约上密密麻麻的指纹仍清晰可辨,锈迹斑斑的铁锹刃上还残留着异国泥土的痕迹——这些沉默的物件,共同拼凑出20万中国华工的跨国血泪史。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十四万华工远渡重洋参与一战的艰辛历程,这不仅仅是中国劳工血泪史,更是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年代寻求尊严与世界认同的悲壮见证。“这些华工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严,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位团队成员深有感触地说。实践团随后深入沂蒙精神的核心腹地——临沂。在沂蒙革命纪念馆里,从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伤员,到千千万万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大家热泪盈眶。大家纷纷表示,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共同培育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移步至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直插云霄。这里长眠着无数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镌刻着无数英名的纪念碑,无声诉说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真谛,团队成员们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深刻认识到了烈士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临沂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则全面展现了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辉煌战绩。通过恢弘的战役场景复原、珍贵的实物展品与详实的史料,再现了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伟略,团队成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奋斗。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利用暑期返乡契机,分别探访了各自家乡的红色纪念馆。从胶东到鲁西,从 渤海 之滨到 泰山 脚下,团队成员在更广阔的红色地图上,拼接起属于齐鲁大地乃至整个华夏的集体记忆,共同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壮阔历程与不朽精神。
此次“三下乡”红色之旅,实践团在参观学习、交流研讨中不断深化认识,成员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冰冷的展柜,更是滚烫的信仰。 华工 的苦难抗争、沂蒙军民的鱼水深情、烈士陵园的无声誓言、野战军将士的决胜豪情,无不告诉我们:“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业更比创业难。”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自觉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忠实践行者,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与未来事业中,让青春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中焕发绚丽光彩。
(文/图:宋卓 编辑:宋卓 编审:高连宏)
_Related news
2025-07-11
2025-09-03
2025-08-28
2025-07-16
2025-06-30
2025-06-27
2025-06-12
2025-06-06
微信公众号
潍院小程序